Our website uses necessary cookies to enable basic functions and optional cookies to help us to enhance your user experience. Learn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by clicking "Learn More".
Accept All Only Necessary Cookies
念佛感應見聞記 icône

1.00 by 林秀秀 LIN, SHIOU-SHIOU


Oct 6, 2015

À propos de 念佛感應見聞記

念佛感應見聞記 原者:林看治 改編/繪圖:鍾健平

林看治老居士往生記

後學 西蓮竭誠敬記

「金池菡萏四邊開 喜是林君次第栽

 始信西方諸上善 真能乘願化身來」

 —雪廬老人贈林看治居士詩—

蕅益大師云:「

原夫諸佛,憐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淨土法門,利益宏深,自大法東流,以博地凡夫,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因茲出五濁而登九品者,何可勝數。

茲有林看治老居士,臺中蓮社之蓮友,信願堅固,老實念佛,於民國八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夏曆壬申年三月十三日),預知時至,正念分明,安詳往生,享壽八十有六,今特恭述其往生事蹟,以利有緣,見賢思齊,同念彌陀,同生安養,並祈林老居士,早日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林看治老居士,民前五年三月七日(夏曆光緒丁未年二月十八日),誕生於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父林棟公,母蔡氏,係出名門,惜林老居士幼年即失怙,繼而失恃,備嘗世間無常之苦,林老居士自啟蒙於私塾,即因好學不倦,熟讀四書五經,而奠定良好漢學基礎,對日後學佛有甚深之裨益。

林老居士,宿根深厚,三十五歲聞臺省高僧斌宗法師,宣講佛法,體會六道輪迴之苦,即發心茹素學佛,並曾皈依無上法師,法名法圓。民國三十八年,蒙賴棟樑老居士推薦,受業於雪廬李炳南恩師,蒙恩師賜字慧治,民國四十一年冬,奉恩師之命,參加臺南大仙寺臺省光復後首次傳戒,於開參老和尚座下求受在家菩薩戒,為滿分菩薩戒優婆夷。自此隨師廣結佛緣,赴全省各地宣揚淨土法門,協助恩師建立臺中市佛教蓮社等弘法利生道場,且因甚得眾望,被推舉為蓮社數十個念佛班聯誼會之會長,蓮友多知之甚稔。

林老居士生平最感慶幸者,乃得遇雪公恩師開導淨土法門,自嘆業障凡夫,匪仗彌陀大宏願力,決難今生出離輪迴,故對恩師長養慧命之深恩,銘感五內,視恩師如慈父,常提及恩師訓示:「

淨業學人要在實踐,

如不念佛修行,

等同說食數寶,

無濟於事,

說一丈還不如行一寸」,

恆以此自勉,以此勵他。並以恩師所示:「道場乃成就眾生道業之所」常自提醒,自覺唯有止惡修善,不貪名利,老實念佛,當生成就道業,方足以上報四恩,下濟三苦,亦不負自己學佛一場。

林老居士,因已具儒佛基礎,故雪公寄望深遠,盼能攜手共弘淨土殊勝之法門,因而教之彌勤,責之極切。雪公教以:「一經通則經經通」,學講前須有充份準備,自寫講稿,所言必有根據,應本祖註,不可妄發己意,應按學講規矩,謹慎、負責,方不背因果。林老居士即發心學講佛說阿彌陀經,雪公提及此經乃最深奧、最難講者,有「小本華嚴經」之美稱。曾經林老居士於學講時有所偏誤,雪公恩師,當時一聲喝斥,順手將手中摺扇一棒打在頂上,斯時林老居士羞愧得熱淚直流,故而更加用功學習,經數日後,終將不甚熟悉之經文,忽爾竟能明瞭,蓮友笑云:「恩師助您消業障、開智慧耶?」林老居士則更覺學儒學佛必有師承之重要矣。

林老居士,因受恩師嚴格調教,加以本身慈悲心切,體型魁梧,音聲宏亮,辯才無礙,故自蓮社於民國四十年成立男女二眾弘法團時,即是一位善能說法度眾之弘法女健將。其說法之時,把握注重因果及念佛利益二大原則,不談玄、不說妙,重視腳踏實地,真實行持。雖因眾生根器不一,故而廣說諸經諸法,然必秉承師訓,處處導歸淨土,以顯念佛法門之殊勝。然眾生種類萬有不齊,說法途中亦遇有專門前來責難者,如某次在玉里說法時,有不信淨土者前來責曰:「汝言念佛人命終後,神識往生西方,神識是何形狀,拿來吾看!」答:「汝現所言之語,是何形狀,拿來吾看!」彼啞口無言,再答:「言明白些,汝夜間作夢者,即神識矣。」彼因而轉為發心領人前來聞法,似此度人學佛之事,時有所聞。

林老居士常提倡建立「佛化家庭」,謂在家居士,既有家眷,理當感化全家學佛,以減少學佛及往生之障礙,尤其最喜蓮友勸親念佛,成就雙親往生西方,贊為人子所盡大孝即在於此。林老居士善說好話,常於蓮友佛化婚禮上祝賀「佛化家庭乃社會安定之原動力」。林老居士於弘法之際,亦特別關心蓮友及家眷之道業,自民國四十四年春,即提供自宅設立弘法場所,並蒙恩師取名崙字佈教所,乃蓮社首創之佈教所,林老居士自任主講,領眾念佛研法,迄往生前,三十餘年說法不斷,蓮友、鄰里、兒孫眷屬受益匪淺。林老居士自民國二十五年與李居老居士結褵,夫婦相敬如賓,凡五十五載,育有子女三人,後輩孫、曾孫共三十餘員,一門俊彥,蘭桂芬芳,閤家安樂,堪稱典型佛化家庭,林老居士之言教、身教功不可沒。民國八十年二月其夫婿以九十五高齡於自宅安詳壽終,全體兒孫悉能遵照林老居士之慈命,依佛制如法助念及節約處理善後,鄰里、蓮友均敬佩不已。

林老居士於自行化他之餘,尚孜孜不倦著有念佛感應見聞記,叨蒙雪公恩師題字及賜序,自民國五十八年八月初版伍仟壹佰冊,迄往生前共出書五十六版,冊數達十餘萬冊,其他各處印行結緣及流通者,亦不計其數,其內容並有數則被收入淨土聖賢錄,並有依其內容製作錄音帶及電台廣播而流傳者,可謂廣結西方數萬緣矣。閱該書而發心念佛者,時有所聞,甚至遠在國外,亦有因閱讀該書而特地來臺求見者,該書感人之深,由此可見一斑,遺著另有佛說阿彌陀經淺講、勸修念佛法門淺講等數冊。

林老居士多年修行體驗,認為能知念佛求生西方,乃人生最大之善根福報,常謂:「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並盛贊:「念佛法門乃無上至寶」,老居士早年隨緣說法度眾,晚年加強念佛功夫,自言修行宜趁早,自覺早年幸蒙恩師指導,奠定念佛基礎,否則午歲日長,體力漸衰,每有力不從心之感。復勸老年人更宜加緊念佛,求生西方,否則來日無多,若無常一至,耽誤往生大事,後果不堪設想。

林老居士於蓮社常住護持四十年,在長期儒佛說法經筵之薰習下,更體會行解相應之重要,至往生前二年,已日課六萬聲之佛號,自修時雙眼垂簾,手持念珠,作金剛念,共修時則隨眾出聲念佛,幾乎除睡眠、飲食之外,終日沐浴佛號之中,林老居士受持「不說四眾過失」之戒,謂「和為貴」,遭遇拂逆,皆是業障現前,更應加強念佛,求佛加被。最喜印光祖師所云:「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特將此偈置之案頭,提醒自己,娑婆是作客,極樂是故鄉。而且寮房,四壁蕭條,唯置印光祖師所書「一心念佛」墨寶以策勵自身精進念佛,並深覺雪公恩師往生前所一再囑咐之「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實為當今末法惡劣環境修行之一盞明燈矣。

林老居士於六十歲即備妥身後事宜,往生前二年復交代臨終注意事項,往生前一週即向蓮友云:「吾將回家矣」,且連續贊言:「真實有極樂世界」,往生前二日自覺身體較為虛弱,由兒孫請回自宅,蓮友及眷屬陪之念佛,於往生前一日午后,向蓮友云:「已見阿彌陀佛,定蒙接引往生」,終於次日晨七時二十分,在蓮友及眷屬之助念「阿彌陀佛」聖號中,於自宅正念分明,頃刻之間,安詳西歸,至不斷佛號二十四小時之後更衣時,欣見其笑容滿面,猶如生前之慈容,見聞者咸贊歎不已,祝其已如願往生極樂矣。林老居士於民國八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舉行告別式及荼毘典禮,蓮友相約前來念佛,途為之塞,足見其平日修持,功不唐捐,感人至深。火化後,復得舍利子數百餘顆,亦顯其念佛功深,因果不爽矣。

善導大師云:「若論學解,一切法門,皆應當學,若論修持,須擇契理契機者,方有實益」。念佛一法,因賅果海,果澈因源,最為契理契機,實乃世尊出世度生,令皆能今生即了生死之本懷。吾人由林老居士之誠敬念佛,終得往生極樂之事蹟驗之,信而有徵。普願見聞,老實念佛,同生極樂,共成正覺,則何幸如哉。而林老居士,以一白衣女流,竟得自行化他數十載,末後安詳生蓮邦,其如雪廬老人之「始信西方諸上善,真能乘願化身來」歟。

(轉自:明倫月刊二二五期特載)

附:雪公李老恩師開示念佛方法

一、最簡單的早晚兩箇課程

(一)那摩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稱一拜或只合掌)

(二)那摩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前拜稱)

(三)那摩阿彌陀佛。(不必禮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皆可。至少百聲。千聲。萬聲。以箇人功夫忙閒而定。只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

(四)那摩觀世音菩薩。(一稱一拜)

(五)那摩大勢至菩薩。(一稱一拜。觀音勢至。為彌陀左右脅士。統稱西方三聖。念完了佛。理當要拜的。)

(六)那摩清淨大海眾菩薩。( 一稱一拜。極樂世界有很多的菩薩。將來皆是我的師友。也應當拜的。)

(七)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是回向文。也就是說明我念佛的願力。願是必要發的。)

(八)禮拜而退。

(附註)以上功課,每天早晚兩次行之。洗手漱口,在佛像前焚香頂禮,照法念誦。如無佛像,或所住之處,不甚方便,不焚香頂禮亦可。但面向西方,心存恭敬,功德也是一樣。再者,凡括弧以內之小字不念。

二、念十口氣的方法

盡一口氣,念「那摩阿彌陀佛」三五聲,或六七聲,共念十口氣,仍念回向文遍,一拜而退。

(附註)這是為了很忙的人,想的一箇法子,費時不過五分鐘。最要緊就是天天一早一晚去作,萬不可間斷,有佛像對著佛像去作,沒佛像就面向西方去作。

以上兩箇念佛式子,皆是為忙人訂的。若有閑功夫,可在第一個式子第二項以後,念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讚佛偈一遍,(課誦本內全有記載)那是更好。這是最簡單、最合實際、決定成功的佛法。

三、念佛法要

念佛的時候,要把心中一切的事,都要放下,不可胡思亂想。單把六字洪名,從心裏生起來,從口裏念出來,再從耳裏聽進去,印入心中,必須想清楚、念清楚、聽清楚,這樣纔能得到感應。

Quoi de neuf dans la dernière version 1.00

Last updated on Oct 6, 2015

Minor bug fixes and improvements. Install or update to the newest version to check it out!

Chargement de la traduction...

Informations Application supplémentaires

Dernière version

Demande 念佛感應見聞記 mise à jour 1.00

Telechargé par

Juan Manuel Rosario

Nécessite Android

Android 2.3.2+

Available on

Télécharger 念佛感應見聞記 sur Google Play

Voir plus

念佛感應見聞記 Captures d'écran

Charegement du commentaire...
Abonnez-vous à APKPure
Soyez le premier à avoir accès à la sortie précoce, aux nouvelles et aux guides des meilleurs jeux et applications Android.
Non merci
S'inscrire
Abonné avec succès!
Vous êtes maintenant souscrit à APKPure.
Abonnez-vous à APKPure
Soyez le premier à avoir accès à la sortie précoce, aux nouvelles et aux guides des meilleurs jeux et applications Android.
Non merci
S'inscrire
Succès!
Vous êtes maintenant souscrit à notre newsletter.